亚洲龙和凯尊哪个好
亚洲龙和凯尊哪个好
新闻动态
【诗经41】人心散,国将亡:【北风】告诉你,大乱之势,必有迁徙

人心散了,国将必亡。

即使在今天,战乱仍然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口外迁。很多国家,战火还没真正烧到家园,掌控社会资源的时代新贵们便忙着四散奔逃了。

战争前,处在社会顶层的人闻风而动,战争中家底丰厚的人会设法外迁,而历经战争洗礼依然留下的,是跑不掉走不了的,是心底仍有期盼的,那点微弱的希望筑成了国家的底气。

本篇所讲的这首小诗《北风》,正是两千多年前卫国的一场浩劫前传。

【解读】北风起,国将乱

北风萧瑟,大雪纷飞。卫国的都城里,更添了一股寒意。一队一队的马车,正在抢着出城。百姓们站在街头,看着那些昔日的达官显贵,正在一车一车地向外运家资。

第一段:大雪骤降

那一日,风云突起,雨雪骤降。天气格外清冷。地处中原的卫国,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寒意。

诗曰:“北风其凉,雨(yù)雪其雱(pāng)。惠而好我,携手同行。其虚其邪?既亟只且(jū)!”

“雨”为动语,使动用法,指下雪。“雱”是雪势盛大之貌。

那一年,地处中原地带的卫国,降临了一场数十几年不遇的大雪。北风呼啸,天气异常寒冷。而比天气更冷的,是人心。

“惠而”是古人的口头禅,幸好,好在。

大雪纷飞之中,有个人在说:“真好,有你在,我们一起携手同行。”

多么浪漫的诗句,雪中相伴,再寒冷的日子也变得温暖。这一句,会让你心生怎样的联想呢?

相互扶助的两个人在雪中逆行?还是逃亡路上,有伴同行?

答案都不是。倘若你知道是谁在说话,又是在怎样的情境下说出这番话的,那么一切的浪漫都将变得丑陋。

卫国地处中原,毗邻周王畿和郑、宋、楚等国,国内交通便利,四塞相通,自古兵家必争之地;故而战事频发。而每每战事来临,国内必然发生大迁徙。

谁在迁徙呢?

当然是贵族和大商贾。所以才会携手同行,骑着马、赶着车,四散奔逃。

“虚”“邪”是宽容之貌。“亟”即着急之貌。“既”为已经之意。“只且”为语气助词。他们着急,说岂能犹豫慢慢走呢?那泼天的祸事马上要来了!

弄明白这一层,你还会同情诗中人吗?

第二段:大雪霏霏

到了第二段,雪越下越大,而逃亡人的脚步也更加急迫。

诗曰:“北风其喈(jiē),雨雪其霏。惠而好我,携手同归。其虚其邪?既亟只且!”

“喈”是疾之意。北风吹得更疾了,雪花也下得更大了。“霏”在此处作纷飞之貌。其后四句与上一段大致相同,唯有一处颇值玩味。

诗人为什么要用“携手同归”呢?这些达官显贵不是要逃往国外吗?

这里的“归”就是指外邦,他们已将外邦当成了归途。可以想见,这些在卫国敛了财、赚够钱的贵人们,却从未将卫国当成自己的家。

在他们眼中,那只是一间屋、一个院子,与其他任何地方的屋舍庭院没有什么不同,说扔下就可以扔下,只要口袋里揣着足够的金锭刀币,走到哪儿,没有广厦庭院住?

然而百姓呢?

他们怎么办?

第三段:坏人,好不了!

自古,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。好人能变坏,但坏人却好不了。有些毒是惨进骨子里的。

诗曰:“莫赤匪狐,莫黑匪乌。惠而好我,携手同车。其虚其邪?既亟只且。”

“赤”代表红色。这一句着实有意思。卫国有句俗话,天下没有不红的狐狸,没有不黑的乌鸦。

咱们携手同车,一同离开这个危险的卫国。岂能慢慢逃走呢?大战马上开始了。

可是百姓往哪里逃呢?

【启思】百姓是卫国的底气

百姓是无处可逃的。

在乱世中,这些可爱的百姓到底有多爱卫国?这很难说。

因为他们走不了,所以被迫对卫国产生了一种期许,即使这期许永远不会实现,至少可以让百姓们坚持下去,挨过困苦的、绝望的眼下。

未来?谁说得好呢?

但百姓是最可爱的。因为他们相信梦……



友情链接: